2025年11月14日,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指导,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软件造价分会、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BSCEA中国软件估算大会金融分会场暨AI赋能·智慧信息化造价新未来专题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
来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联、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四川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西安银行、吉林银行、哈尔滨银行、中原银行、西安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天津农商行、江苏农商行、陕西农信、福建农信、沪联金科、兴业数金、太保集团、中邮保险等金融机构的5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工信部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宋显珠,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信息中心主任孔祥清,国家审计署金融审计一局原局长娄仲,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原行长黄俊,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软件造价分会、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代寒玲、首席专家王海青等领导与专家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麻妮娜主持。
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麻妮娜
代寒玲秘书长作为大会主办方代表首先发表致辞。她以"十载耕耘"开篇,回首十年历程,指出大会已成长为软件估算领域的权威交流平台。她特别强调,金融行业自《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试点之初便担当了引领角色,一直是标准落地与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致辞中,代寒玲还介绍了主会场发布的《2025年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等重要成果,并点明本次分会场主题"AI赋能"的深远意义:旨在汇聚行业智慧,以科技之力破解估算难题,为数字化转型注入动能。
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 秘书长 代寒玲
国家审计署金融审计一局原局长娄仲以“软件造价评估的未来不是梦”为题发表致辞。针对行业发展现状,他提出四点关键建议:一是以权威标准统一"度量衡",为评估筑牢基础;二是借智能工具,降低经验依赖,实现人机融合;三是依托官方基准数据,坚守安全底线;四是以人才建设与职业道德,共筑行业生态。这四点为核心,为软件造价评估的规范化发展指明了路径。
国家审计署金融审计一局 原局长 娄仲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原行长黄俊的致辞则从金融机构实践视角,阐释了AI赋能的核心价值。直指信息化造价管理已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针对行业管理痛点,她提出需实现从"花了算"到"算了花"、从"看不透"到"管得住"、从"讲不清"到"说得明"的三重升级,而AI技术正是实现这一跃迁的核心引擎,能从精准决策、过程管控、价值评估三大维度为造价管理赋能。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 原行长 黄俊
演讲环节聚焦"AI赋能"与"实践落地"两大核心,多位来自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专家轮番登场,结合一线经验分享真知灼见,既有方法论输出,又有案例解析,引发全场深度共鸣。
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咨询总监余剑以《信息化项目全类别费用评估方法实践》为题演讲,系统阐述了信息化项目费用评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他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涵盖开发、运维、安全等多维度的费用评估框架,强调通过分类施策与动态调整,提升评估精准度,为项目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北京中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总监 余剑
某股份制银行带来的《智能功能点计算》主题演讲,揭秘了AI技术在核心环节的创新应用。演讲重点介绍了该行自主研发的智能计算工具,该工具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需求文档中的功能点要素,结合历史项目数据库实现参数化估算,大幅提升基础功能点识别效率和估算准确率,有效降低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智能升级方案。
某股份制银行 信息科技部
智能工具的精准运行离不开权威数据支撑,联盟首席专家王海青随即带来《2025年行业基准数据解读(金融行业)》演讲,对最新行业数据进行深度拆解。他从功能点密度、生产率、成本费率等核心指标切入,通过不同规模金融机构的横向对比,清晰呈现了行业发展现状,尤其指出中小银行在标准化应用方面的提升空间,为各类机构制定个性化估算指标提供了扎实的数据依据。
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 首席专家 王海青
在行业整体数据与通用方法之外,敏捷开发趋势下的预算管理痛点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息科技部主管何弦的《敏态项目的预算管理实践》分享恰逢其时。她针对敏态项目迭代快、需求变更多的特点,介绍了邮储银行"弹性预算+动态调整"的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快速审批通道、细化迭代周期预算拆分、设立风险储备金等具体举措,成功实现了项目灵活性与管控力度的平衡,为同类机构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范本。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信息科技部主管 何弦
恒丰银行IT资源管理室任雪雪的《功能点方法导入与应用实践》演讲,则聚焦基础方法的落地难题。她坦言机构初期面临团队抵触、标准落地难等挑战,并详细分享了破解之道:通过建立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功能点数据库、开展估算竞赛等多元化举措,逐步实现方法内化,使分析师认证通过率大幅跃升,生动诠释了标准化方法在实践中如何扎根结果。
恒丰银行 IT资源管理室 任雪雪
从基础方法到具体管控,渤海银行IT资源管理室李佳佳的《从成本管控到价值创造:IT预算管理进阶》演讲实现了主题升华。她提出IT预算管理的"三级跳"理念,结合该银行实践案例,清晰阐释了从传统成本核算到预算精准编制,再到价值导向型预算管理的升级路径。其中,通过建立IT投入与业务成果的量化关联模型,实现资源向高价值项目倾斜的做法,为行业从"成本思维"转向"价值思维"提供了关键借鉴。
渤海银行 IT资源管理室 李佳佳
百度金融智能云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梁俊锋的分享《AI在金融行业的真实落地与未来图景》压轴登场,将大会的实践探索引向未来趋势。他结合百度智能云的具体案例,生动展示了AI在智能估算模型、风险预测、自动化审计等场景的多元应用。在此基础上,他前瞻性地指出,大模型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将推动造价管理实现从"量化管控"向"智能预判"的战略跨越,为行业描绘出一幅清晰的发展蓝图。
百度金融 智能云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 梁俊锋
每场演讲后的互动环节成为观点碰撞的重要平台。参会代表紧扣演讲内容,结合自身机构在预算管理、智能工具应用等方面的实际困惑踊跃提问;演讲嘉宾则从理论框架与实践经验出发,逐一解答。这种"分享—提问—解惑"的闭环交流,让每场分享的价值得到充分延伸。
丰富的演讲与互动为后续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会议最后的自由研讨及总结环节,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各金融机构代表带着前期积累的思考,围绕AI赋能造价管理的落地难点、功能点方法的深化应用、敏态项目管控的优化路径等核心话题展开开放式研讨,纷纷分享自家机构的实践心得与创新思路。不少代表表示,这种同行间的深度交流,为破解日常工作中的共性难题提供了全新视角,充分彰显了本次会议作为行业平台的价值与凝聚力。
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系统展现了金融行业信息化造价管理的最新实践成果,更在"AI赋能"的时代命题下凝聚了行业共识。参会者普遍认为,在金融科技加速迭代的背景下,唯有坚持标准引领筑牢根基、借助技术赋能提升效能、依托实践创新破解难题,才能推动金融信息化造价管理实现从成本管控到价值创造的关键跨越。这场汇聚多方智慧的研讨会,无疑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系统与软件造价评估
